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,,貴定縣司法局堅持以維護困難群體合法權(quán)益為出發(fā)點,,以為民排憂解難為落腳點,積極為特殊困難人員提供均等,、普惠,、優(yōu)質(zhì)、便捷的法律服務,,努力讓經(jīng)特殊困難群眾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溫暖,。
不斷優(yōu)化特殊困難人員“綠色通道”的功能,,推行特殊困難人員“零等待”制度,。在法律援助中心窗口設置特殊困難人員法律援助綠色通道,,實行承諾制、一次性告知制度,、免于經(jīng)濟審核和“零等待”服務,,對特殊困難人員的法律咨詢,優(yōu)先接待,、耐心解答,,對特殊困難人員的法律援助申請做到當天受理、當天審查,、優(yōu)先指派,。
突出特殊困難人員保護,促進社會公平正義,。深入開展特殊困難人員法律服務活動,,重點關注高齡、空巢,、失獨,、失能半失能、失智及經(jīng)濟困難老年人的法律援助需求,,2021年以來,,共辦理涉特殊困難人員案件152件,、未成年40件,、老年人50件、殘疾人24件,、低保38件,。針對老年人贍養(yǎng)、殘疾人撫養(yǎng)照護等援助案件中當事人行動不便,、無法到現(xiàn)場辦理等情況,,免費提供上門援助,2021年-2023年共上門提供援助案件5件,。
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援助宣傳活動,。將農(nóng)村留守兒童、空巢老人,、特困供養(yǎng)人員,、低保人員、農(nóng)民工,、殘疾人,、婦女等特殊困難人員作為法律援助宣傳重點群體,現(xiàn)場答疑解決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問題,,多渠道多形式引領特殊困難群體學法,、知法,、懂法、守法,、用法,,提高特殊困難群眾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(quán)能力。
目前,,縣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,,鎮(zhèn)(街道)設立公共法律服務站8個,村(社區(qū))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116個,。同時在省未管所,、法院、檢察院,、縣看守所,、武裝部、工,、青、婦,、人社局,、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設立行業(yè)法律援助工作站12個,公共法律服務“三級網(wǎng)絡”體系建設全面建成,。同時,,在各村居安裝了“黔南智慧司法”終端,通過線上服務平臺整合各類法律服務資源,,打通了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,,能有效為特殊困難人員足不出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