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,
但并不是法外之地,
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、
宣泄情緒、表達意見建議,
但是,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,
必須尊重事實,對自己的言行負責,
要遵守相關法律規(guī)定,
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!
荔波縣公安局網安部門緊扣依法打擊和綜合整治相結合主線,持續(xù)開展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專項工作,及時打擊和整治各類網絡謠言,有效維護良好網絡空間。
01 打擊
潘X強,男,貴州荔波人,該網民于2023年4月至7月期間,多次在快手、微博、抖音等平臺發(fā)布一些不實信息,影響較大。今年4月24日,荔波縣公安機關對其受案取證辦理,7月29日對其作出依法行政拘留8日的行政處罰決定。
02 整治
案例一:“荔波縣某小區(qū)后面公路上三叉路口處一輛貨車自燃,燒死人了”,這是今年6月,在荔波縣某小區(qū)后面公路上三叉路口處一輛貨車自燃,一網民見狀后掏出手機錄下現(xiàn)場視頻,編造不實信息文字連同視頻圖片一起發(fā)布到微信群,誤導群成員對事件的認識和亂散布。(已對該網名進行批評教育)。
案例二:6月26日,一網民不經過判別就用自己的抖音賬號轉發(fā)一條“拼接”的大型車禍現(xiàn)場視頻,視頻現(xiàn)場圖片血腥、慘烈,易引起社會恐慌,存在傳播虛假信息行為。該網民自稱看到很心痛,所以轉發(fā)給網友看。(已對該網名進行批評教育)。
03 宣傳
深入各單位場所,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網絡謠言打擊整治宣傳,讓廣大網民堅決抵制網絡謠言,做到不信謠、不造謠、不傳謠。
荔波網警提示
01
堅決抵制網絡謠言。荔波網民要認準權威信息來源,提高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,在微信朋友圈、微博、抖音、快手等社交平臺發(fā)布信息時需謹慎,應以官方發(fā)布為準,對未經證實的消息以及地域不清、指向不明的信息不發(fā)布、不傳播、不評論,做到不信謠、不造謠、不傳謠。
02
嚴禁編發(fā)失實信息。荔波網民對已編發(fā)或轉發(fā)的來源不明、未經證實、不實信息要迅速予以刪除,主動消除不良社會影響。
03
嚴禁歪曲事實,惡意炒作。荔波網民發(fā)布信息,應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,合法利用網站平臺規(guī)則,嚴禁為蹭流量、吸粉引流,夸大事實、斷章取義,損害荔波等城市形象聲譽,惡意誤導公眾、制造網民情感對立,為敏感網絡輿情持續(xù)升溫推波助瀾。
04
尊重個人隱私。荔波網民不得發(fā)布、傳播、擴散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信息(包括姓名、身份證號、電話號碼等)內容。如違法侵害他人名譽、散布他人隱私,公安部門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