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安信訪工作是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(lián)系的重要紐帶,,也是了解民情、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重要渠道。
“干好群眾工作可不簡單,,法不容情,,但為民服務一定要用情”黔南州公安局法制支隊信訪大隊副大隊長馮晨對記者說到,,“要學會換位思考,,站在群眾的立場上,感受他們的燃眉之急,,才能梳理出事情的調(diào)解邏輯,,進而把工作干好。”
一次,,一位外出務工的群眾過年回三都老家過年,,與鄰寨人員發(fā)生口角,爆發(fā)了肢體沖突,,過程中頭部遭到棍棒嚴重擊打,,因為找不到嫌疑人,醫(yī)藥費一直沒有著落,。于是找到接訪民警,,情緒也非常激動,帶著怨氣向民警大倒苦水,。“既然群眾已經(jīng)上門,,我們就不能不管不問”。馮晨對這起案件的處理記憶猶新,。最后,,通過多方查證,,并根據(jù)相關法律規(guī)定,,幫助這位群眾協(xié)調(diào)解決了40萬的司法救助金。
“群眾把信訪看作希望,,信訪就不能讓群眾失望”,,信訪大隊有一個不成文的目標——絕對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(quán)益。面對老百姓的嘆聲,、怨聲,、罵聲,總是微笑傾聽,、堅持原則,、耐心解釋、盡力解決,。他們把解決群眾信訪問題作為聽民聲,、化民怨,、解民憂的實際行動,將自己對人民群眾的感情,、真情,、深情傾注于信訪工作中,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稱贊,。
一支筆一張表,,就是信訪民警的“滅火”法寶。每次接待來訪群眾,,民警都會登記在來訪登記表里,。別看這小小的登記表,用好了它,,能讓工作事半功倍,。它記錄了來訪者基本信息以及反映問題的始末,從來訪者字里行間中,,信訪民警能找到解決癥結(jié)的突破口,,沒事的時候就翻翻,總能發(fā)現(xiàn)一些關鍵點和新思路,。
在來訪人看來,,信訪民警的每一句話,都十分重要,,都代表著黨和政府,。在接待處理群眾來訪中,為了熟悉接待和處理信訪方面的方針政策,,大隊每個人都會努力學習《信訪條例》等信訪法規(guī),,在實踐中加以運用。使自己不僅熟悉各項信訪政策,,掌握信訪規(guī)律,,而且能運用政策化解信訪矛盾,為維護社會穩(wěn)定,促進社會和諧而不懈努力,。
公安信訪工作本就是了解社情民意的“晴雨表”,,衡量執(zhí)法效能的“信號燈”,評判隊伍作風的“試金石”,。在信訪大隊民警的共同努力下,,全州各級公安機關信訪部門強化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,努力提高運用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問題的能力,,以實際行動密切同群眾的聯(lián)系,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提出的合法合理訴求。進一步完善了信訪案件領導包案化解工作機制,。
信訪大隊嚴格落實各級公安機關首接首辦責任制,,強化初信初訪辦理,,及時接收、辦理群眾信訪案件,,規(guī)范使用信訪法律文書,,積極探索讓群眾“最多訪一次”的工作機制。去年,,全州公安機關共受理來信來訪269起,,比起前年少了將近一倍。
2021年10月31日止全州公安機關共受理信訪案件共226起,,同比減少347起,,下降60.5%,工作績效綜合考評連續(xù)5年位居全省前列,。2021年5月,,信訪大隊被公安部和國家信訪局評為“全國公安機關信訪工作成績突出集體”,2022年5月,,被公安部評為“全國優(yōu)秀公安基層單位”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