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天奇,龍里縣公安局法制大隊的教導員,從警20年來始終堅持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,這20年,是他一生中最亮麗最青春最燦爛的時光。
2005年,王天奇被調到谷龍鄉(xiāng)派出所,那時的谷龍鄉(xiāng)條件異常艱苦,在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:“有谷無路、有路行谷,站在谷上喊得應,谷上谷下走死人。”在當時谷龍鄉(xiāng)沒有通水泥路和泊油路,村民們的出行全靠爬坡上坎,全是爛泥路、毛狗路,邊遠的好幾個村寨甚至連摩托車都無法通行,自然條件可想而知。
很多時候,村民們來派出所辦事,常常早上在家吃過早餐,趕到派出所已經是中午,要是太陽天還好,如果遇到下雨天路上滑,若是再少帶個什么本子、證明,少蓋個什么章的,來回既麻煩又不安全。
2007年5月的一天,天空中一直下著小雨,山路濘泥不堪,家住谷新村的老人李成書為了辦戶口本,中午在家吃過飯就往谷龍派出所趕,到達派出所時已經是下午5點鐘了。給李成書老人辦完戶口本,看到天色已晚,王天奇便問他還回家不,他說要回家。王天奇當時就想,等他趕到家都晚上9點過了,天黑路滑,老人獨自一人很不安全,在王天奇的強力勸說下,老人便答應了在谷龍休息,第二天再回家。
經歷此事后,王天奇觸動很大,當時谷龍鄉(xiāng)派出所只有3名民警,人力物力有限,為了更好幫助群眾辦事。晚上王天奇與其他兩名民警便聚在了一起,商討解決的辦法。經過商議共同決定向當地村民租借馬匹,專門給村民們提供上門服務,到村民家中收集辦理戶籍的資料,再送上門,就這樣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由此誕生,做到了讓村民們少走一點路,少出一份力。讓偏遠村寨村民足不出戶就可領到民警們送來的各種證件和物品。
在2007年的人口基礎信息采集和2008年特大雪凝天氣以及“二代證”換發(fā)工作中,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發(fā)揮了很大作用,幫助谷龍派出所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,因此受到了縣局獎勵。憑著長期和群眾打交道,王天奇與村民的熟悉程度不斷加深,“警務室”的服務領域也不斷拓寬,從之前的辦證到后來的送信件,再到幫村民們代購化肥、種子、農藥。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搭建起了一座警民聯(lián)系的橋梁,王天奇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,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愛戴,派出所在工作中也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。通過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的工作方式,先后獲取各類信息,幫助抓獲“逃犯”2人,協(xié)助外縣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,協(xié)助破獲故意殺人案1起,成功處置惡性群體性事件3起。
2008年1月份,龍里縣遭受了罕見的凝凍災害。谷龍全鄉(xiāng)斷電,山路難行,有些村民家中有谷卻無米吃,斷了口糧,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工作更繁忙了。王天奇和戰(zhàn)友們協(xié)調了一個體戶到貴陽買了一臺發(fā)電機,接上打米機后,專門為群眾打米。并且無償的拉馬為群眾馱稻谷到谷龍街上打。經統(tǒng)計,王天奇和戰(zhàn)友們凝凍期間用馬匹為群眾馱運的稻谷約有5000多斤。
是金子在哪都會發(fā)光,“馬背上的警務室”不斷得到新華社、《人民日報》等各大權威媒體報道,2010年到2012年間,王天奇先后被黔南州公安局記“個人三等功”,貴州省公安廳記“個人一等功”,被貴州省委評委“全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,被公安部評為“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”、“全國優(yōu)秀人民警察”。
2013年3月,王天奇調到了龍里縣公安局,先后在督察大隊、法制大隊工作。2017年8月,全縣選派干部到農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,憑著過硬的基層工作經驗,王天奇主動請纓,到龍里縣公安幫扶的龍山鎮(zhèn)朝陽村開展脫貧攻堅駐村工作,并擔任朝陽村工作隊隊長。
到了朝陽村,看著村里那些歪歪斜斜、破損不堪的危舊房,看著那積滿雨水,坑洼不堪的毛狗小路時,王天奇才發(fā)現駐村幫扶絕對不只是為了工作,更多的是為了改變老百姓的生活,改變貧困的面貌,只有擔起了肩上的這份責任,才能對得起身上穿著的這身警服。
脫貧攻堅期間,王天奇所帶領的脫貧攻堅工作隊,先后完成了改廁30戶,改廚41戶,改圈1戶,危舊房整治18戶,危舊房拆除13戶,易地扶貧搬遷9戶,修建通村、通組、通戶路4822米。基礎設施方面得到改善的同時,駐村工作隊還充分發(fā)揮精準扶貧滴灌“管道”的作用,集中各種資源對癥下藥,幫助群眾們實施海花草等種植項目,以確保能穩(wěn)產穩(wěn)收。
在脫貧攻堅的戰(zhàn)線上,王天奇與同事們一起肩并肩,手拉手戰(zhàn)斗,用他們的辛苦換來了老百姓的脫貧致富。王天奇說“鄉(xiāng)村振興他和戰(zhàn)友們也不會缺席,會盡自己微薄之光,點亮老百姓燦爛明天”。
在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期間,王天奇在老家的父親因車禍離開了他,王天奇曾經幻想過無數次,等放假了、等有空了陪父親和母親出去轉轉,去看看,讓他們好好享受一下,或者好好和他們談談心,但這些對于父親來說都無法實現了。如今翻開滿載記憶的照片,王天奇才發(fā)現自己和父親的合影悉數可清,不過就是那么幾張而已。
他說,“如果讓他回顧走過的路,他今天依然無怨無悔,甚至感到自豪!因為,社會上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們幫助,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勝利,但是扶貧的精神永遠不能失去”。
很多時候,特別是逢年過節(jié)時,王天奇總能站在崗位上看到城市里的萬家燈火,看到街上過往的行人匆匆忙忙,看到人們盡情地享受著天倫之樂,但他和戰(zhàn)友們只能堅守崗位,絲毫不能離開,絲毫不能分心。
所謂歲月靜好,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。曾經,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,今天,王天奇和戰(zhàn)友們穿著這身制服,也成為了負重前行的人!這是一份責任,更是一位人民警察的擔當和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