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各項新舉措深入人心
犯罪分子也趁機搞起了新花樣
近日,一女士
就遭遇了這樣的套路
幸好民警及時幫其挽回損失
4月11日,一名女子焦急地跑進平塘縣公安局金盆派出所,帶著哭腔說:“警察同志,我被拘留了,我來自首,能不能寬大處理?”
“你好,請出示你的身份證,你是做錯了什么事情嗎?”民警接過該女子的身份證。通過核查后,并未發(fā)現(xiàn)她有違法行為。據(jù)了解,原來這是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的通訊網(wǎng)絡詐騙案件。
據(jù)悉,該女子名叫譚某,是平塘縣金盆街道的一名群眾。4月10日晚,她先后接到10多個陌生電話。由于前期接受過反詐宣傳和培訓,譚某意識到這些奇怪的號碼很可能是詐騙電話,因此并沒有理睬。但是一個小時內(nèi)“轟炸”式的呼叫后,譚某最終還是接通了電話。“你好!是譚**嗎?我們是某某公安局民警,你涉嫌洗錢被依法逮捕了,你的微信是多少?我們將逮捕證傳給你。”對方義正辭嚴的表述,瞬間將譚某的心理防線擊破。譚某一時驚慌失措,就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供了自己的微信號。
10分鐘后,譚某收到了對方發(fā)過來的“凍結(jié)管收執(zhí)行命令”、“刑事拘捕執(zhí)行命令”、“警官證”等一系列文件。隨后,譚某又接到對方的電話,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和密碼等相關(guān)信息。隨即,在對方的誘導下,譚某把辛苦多年攢下的20萬元轉(zhuǎn)給對方。見對方不回應,同時由于心里害怕,就急匆匆地來到金盆派出所“投案自首”。經(jīng)過幾分鐘的溝通,民警判斷譚女士一定是被騙了,并第一時間帶譚女士到銀行將這筆資金凍結(jié)。
次日,經(jīng)銀行核實后,譚女士的20萬元成功回到了她的銀行卡中,收到錢的譚女士來到了派出所,激動的連連向民警道謝。“真的感謝你們,要不是你們,我就真的相信了,差點損失20萬元。”譚某說,今后要更加認真學習反詐知識,避免上當。
小編提醒
公安機關(guān)、檢察機關(guān)、審判機關(guān)絕不會在電話中辦理案件,更不會通過私人手段在微信、QQ中發(fā)送“通緝令”、“逮捕令”等。請廣大群眾謹慎,切勿上當受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