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8日,《人民日報》刊發(fā)了《貴州黔南州啟航學校著重教育激勵罪錯未成年人—— “以前我犯了錯,但現(xiàn)在有了努力方向”》,講述基層學校如何糾正“問題少年”的不良行為,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。
原刊于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06月18日 11 版)
貴州黔南州啟航學校著重教育激勵罪錯未成年人 “以前我犯了錯,但現(xiàn)在有了努力方向”
本報記者 汪志球
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啟航學校里,干凈整潔的校園、精美的手工藝品、疊成“豆腐塊”的被子……很難想象,這里的學生全是“問題少年”。
啟航學校校長助理、教師羅曉曦介紹,這些少年是已滿12周歲、未滿18周歲有嚴重不良行為的以及檢察機關不起訴、附條件不起訴尚在考察階段的,法院判決免予刑事處罰和有期徒刑緩期執(zhí)行的未成年人。“大部分罪錯未成年人走上歧途主要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。我們不僅僅要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,還要用愛去感化、挽救他們。”啟航學校校長范建耘介紹。
在學校心理咨詢室,記者看到,12歲的小明(化名)正和羅曉曦老師談心。“老師,以前我犯了錯,但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有了努力方向,希望以后可以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”每一次盡情傾訴、貼心開導,都讓小明變得更加陽光積極。
“為了幫助他們回歸社會,我們在課程設置上下了一番功夫。”啟航學校教務處主任王富麗介紹。針對大多學生學業(yè)水平低、學習興趣和動力嚴重不足的現(xiàn)狀,學校就義務教育階段研發(fā)了專門的教材。同時學校積極推行學分制,激勵學生主動學習。此外,學校還與黔南中等職業(yè)技術學校合作開辦平面設計班,教給學生一技之長,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會。4年來,啟航學校共收教442名學生,結業(yè)340人,離校學生中,98%以上的學生順利回歸社會,無一人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。